目前国内团队多、产品井喷,行业恶意刷榜、抄袭山寨、端游化推广让部分创业团队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越来越多的中小团队在越南、加拿大、巴西等海外市场寻找出路。
2013年12月,Appstore上架的新游戏统计为:中国大陆212款,台湾173款,日本187款,韩国185款。而2013年,成都手游开发团队增加到600多家。虽说国内安卓市场远大于苹果,但以上数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十人左右的小型研发团队的生存境况。
但海外市场并非如想象中美好。手游,一个全球性行业。有市场就有竞争,各个国家本土成长起来的研发商就近“圈用户”。入乡就要随俗,产品要出境,就要本土化。现在,GooglePlay比iOS更难做,没有了新游戏发布榜单,里面的Topfree榜单也只会列出排位前500名的游戏。Appstore产品多,推荐位少,开发商该怎样在这些榜单中获得更多的资源?
近期,游戏茶馆走访采访了成都3位做海外市场的开发商,向他们取经,特此分享。
放大取小是一门学问
“蛋糕大了,分到的就多了”这句话到手游这儿,成为了一个悖论。手游行业分蛋糕人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蛋糕膨胀速度。所以,对于小型开发商来说,就需学会“放大取小”。游戏出海,放弃竞争力大的欧美、日韩等国,选择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大家都盯着Appstore,那你就多费些功夫,攻克GooglePlay市场;如果产品出海希望寄托于代理商,那你自己做不就得了?其实,踏出第一步也不是那么难,看看下面第三位人士的相关分享吧:
国内产品怎么出海?要不要出海?在团队组建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理想模式是,你和你的合伙人,一个精于研发,一个懂研发也知市场,再在组队的时候,招入一个市场员。这个人干嘛呢?了解海外文化,观察排行榜,推广模式,监测玩家群体活跃论坛,了解海外玩家兴趣爱好。保持每天对200个论坛、网站的浏览,写测评做分析,充当一个视角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提建议。产品上线后,在facebook以游戏名注册账号,用于与用户在线联络的通道。负责回复玩家邮件。
在产品研发完成以后,这个市场人员的作用就更突显了。
投媒体,扩大知名度。通过长期的观察,在开*/论坛里世界排名分三个等级:1万左右,1-10万和10万以上。抛弃10万以上,考虑1万以内(资金充裕可写),选择1-10万排位的网站,如Gamezebo。提交资料,写测评稿。但要注意一点的是,这些媒体评分一般不做更改。
选平台,做测试。在投媒体之前,市场可以选出一个交叉类应用推广平台,做测试,有了一定的数据,心里有谱,投给媒体评分也会多些把握。一位研发商的塔防类游戏,用Tapjoy做测试,完成“点击-下载-启用-新手引导”的用户在前5天保持着新增200-300个用户,人均获取成本2元。注册用户次日留存率35%。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在海外,假数据只会减分。
测试之后,做适当的冲榜,为评测加分。海外网站测评一般不做更改,为了加分,可选择适当的冲榜。当然,据某研发商经验,分类冲榜较划算。加拿大地区冲榜,冲到游戏分类20位的价格,是最划算的。
当然,如果以上的步骤你都走到位了,得到不错的游戏测评,排名也靠前,接下来就可以做准备,寻求苹果编辑推荐了。
如何获得苹果编辑推荐?
到现在,苹果仍和中国开发商保持距离,故作不食人间烟火。哪怕在中国区已是Appstore全球TOP5收入的市场区域,硬件销量占苹果10%的前提下。当然,这并不是苹果对中国的特殊化,苹果对美国开发者的态度,也好不到哪儿去。但在推荐位上,为何来自中国区开发者的产品,还是这么少?
某开发商说,要上Appstore第一步需要入乡随俗。首先,iOS版本更新后,需率先支持iOS新特性、需率先支持新设备、同时完美支持各种iOS移动设备。其次,要明白一点,Appstore分地区,苹果测评人员也是分地区的,但是国内测评人员唯美国编辑马首是瞻。所以走“曲线救国”路线,先获得美国区编辑的推荐,那么你要获得中国区推荐,就比别人容易太多。再者,苹果喜欢推荐品牌开发商,并能给S级开发商提供特殊通道。如果你是某知名游戏的制作人,离职创业开发新游戏,请大胆如实告知苹果编辑。
看完上面的内容,是不是觉得推荐无望?国人的游戏出海获海外编辑推荐,这不是难上加难?其实不然。一位第1款产品就获得美国区苹果推荐的草根开发商说,苹果也有潜规则。美国区编辑把推荐位一部分留给品牌开发商,但也会留有固定名额给中小研发商。“他们喜欢有创新性的游戏。反之,三消、COC类的游戏肯定会被毙掉。”这位开发商说,美国区编辑希望推荐的产品是潜在的IP,所以游戏的品质也很重要。“游戏设计好,代码清晰,这是基本工作。”这些苹果编辑在选荐的时候,会把媒体对产品的测评、测试数据纳入考虑。所以,之前的准备工作,要做足。
当然,有潜规则就有禁忌条款,如果你提交的产品有越狱版,请不要持有苹果编辑的推荐希望,因为苹果的测评人员对越狱版开发商不是一般的坏印象。这也不怪人家,你先一张嘴去吃了敌人碗里的饭,再来回来要求上桌会有好脸色么?
说的这些,是3位有成功案例人士的经验之谈。但是,各位看了,还得自己掂量,如果你的团队核心成员擅长做卡牌、三国等适合国内市场的游戏,那就放手去做吧,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这些古人传下来的话,也不全是废话。是吧?